《救援》是斯蒂芬•羅電影公司最新推出的傑作。作為一部以IMAX 3D和2D格式拍攝出來的影片,《救援》記錄了加拿大海軍及其國際同行(美國海軍、空軍和空中國民警衛隊及非政府組織)的非凡工作。他們從事著全球性重大災難和突發事件生死攸關的救災響應工作。《救援》的拍攝場地包括:北大西洋、哈利法克斯、蒙特利爾、加利福尼亞、內華達以及2010年地震發生後的海地地震現場。

《救援》緊隨片中四個主要人物的救災經曆,這四個主要人物是:加拿大皇家海軍軍艦“阿薩帕斯卡”號艦長彼得•克雷恩;美國空軍上尉,C-17軍用運輸機飛行員勞倫•羅斯;美國陸軍少校,CH-47“支努幹”直升機飛行員馬修•瓊克;自告奮勇的應急專家史蒂文•赫柯林,當時他們都在積極響應2010年海地大地震的救災工作。

對于《救援》的拍攝,攝制組2010年2月2日在海地地震最初發生兩周後便趕赴現場。當時海地地面上的情況仍然是變幻莫測——極具危險的。

與傳統的攝制組相比,在海地地震後的環境中拍攝普通電影,你只需要一個2或3人的攝制團隊;而要拍IMAX 3D電影,就得需要一個9人的攝制組。攝影機本身就需要更多的人手來做操控等工作。還有一些照明器材,鑒于當時的情況雖然很小——所有這一切設備都必須是可移動的。在拍攝立體電影時,許多准備工作都是兩倍的:你得裝載兩個膠片盒而不是一個,而且在任何特定的時刻,你都得攜帶兩倍的膠卷。

為了在臨行前制定一個行動計劃,本片攝制組通過廣泛的渠道搜集和篩選信息——如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許多非政府組織以及網絡資源——而且他們事先與加拿大海軍和美國空軍取得了聯系。但這些信息難免不完整——在海地地面的實際情況實在是太混亂。

攝制組不想進入災區的中心地帶,因為到那裏他們可能會導致局面更加混亂——而且他們也可能被困在那裏。因此,必須作出一個決定來明確前往海地的目的地和前往海地的方式。結果大家都決定不乘船去。相反,攝制組取道多米尼加共和國進入海地。在多米尼加共和國巴拉奧納電影制片公司的協助下,攝制組得以籌建了一個有住所和車輛的後勤基地以便研究如何從巴拉奧納進入海地。

可是要從哪兒進入海地呢?幸運的是,這個IMAX巨幕電影攝制組幾個月前就已經在加拿大海軍“阿薩巴斯卡”號和“哈利法克斯”號艦艇上開始拍攝《救援》了。他們在海軍橫渡大西洋期間就已經拍攝了一些訓練活動的場景,而且非常意外的是,他們碰上了同樣被派往海地雅克梅勒的船艦。所以他們決定將雅克梅勒當作攝制組的首要目的地。從那裏開始,他們將不得不臨場湊合著他們的拍攝工作。

到達海地這樣一個基礎設施所剩無幾的國家,就仿佛置身于一個戰區。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軍事人員和裝備作為救援行動的一部分出現在那裏,看到到處都是好像被炸毀的坍塌建築物——這一幕一幕的場景真的使我們心中産生飽經戰亂的感覺。

攝制組不想將自己強加于海地,因為這個地區的資源已經捉襟見肘。攝制組決定呆在多米尼加共和國,大家每天乘直升飛機進出海地。他們從當地一家貨運公司(該貨運公司因地震實際上已經停業)租來一輛平板卡車,就是借助這輛平板車他們在海地一個預先安排的地點集合。在海地期間,這輛平板車就充當了拍攝組的移動大本營。他們還雇用了一位會說克裏奧爾語的導遊。

導遊領著他們四處走,攝制組成員都緊隨導演史蒂芬•羅這位“領頭羊”;他的本能會告訴他到什麽地方去找到最合適的拍攝時刻。斯蒂芬不想追尋血腥的或駭人的場面。他只想向人們展示災難的規模以及各個非政府組織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軍事人員是如何幫助救災的。

走進那些充滿苦難且孩子們都拉你的襯衫說自己很餓的地方,你必須護住你的盔甲,以免就此停步或徹底崩潰。攝制組每天帶了一個食品冷卻器、一些餅幹、格蘭諾拉燕麥棒等,但是他們覺得自己無法在他們的司機和其他海地人面前吃,所以他們除了保留飲水外把所有的食物都分發了。

看到人家都是饑腸辘辘而你卻只顧填飽自己的肚子,那種感覺真不是個滋味。攝制組成員回來時候都深感不安和沮喪。他們是帶著很多苦惱的回憶回來的。

電影攝制組從巴拉奧納飛進一個雅克梅勒附近的一個小機場, 他們每天都與海地的司機和向導在那裏彙合。這是一個小小的頻臨崩潰的機場。在拍攝第一天,攝制組成員與加拿大救災應急隊取得了聯系。從那裏開始,攝制組對現場發生的一切或有意義的事情進行了拍攝,例如他們去了一家加拿大海軍重建的孤兒院。每天進行即興拍攝是他們必做的工作。

在海地的通信設施是參差不齊的,攝制組常常在大白天也會迷失。他們得通過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大本營與外界保持聯系,每晚他們都要回到那裏,然後再在那裏與蒙特利爾電影制作公司聯系。例如,他們會在多米尼加共和國收到一條發自 “阿薩巴斯卡”號並由渥太華轉發的短信,該短信告知他們海軍准備來迎接攝制組並要帶領他們參觀萊奧甘。很多這樣的事情都是通過發短信來溝通的;出于某些原因,黑莓終端機可以正常發短信而普通手機反而不能。軍方人員甚至說,發短信是他們的主要通訊方式。他只想說通信是有點困難的。與美國軍方及其空軍聯系也是一樣的困難。K2公司在美國的聯合制片商得到消息說,第82空降團將從洛杉矶揮師前往多米尼加共和國,然後攝制組將安排乘直升機去與第82空降團彙合。

僅弄到一架直升飛機這本身就是一項苦差了。首先,太空攝像機底座就不適合安放在任何直升飛機上。而且在臨近海地的地方有很多直升機都用于救援行動了。攝制組最終在波多黎各找到了一架合適的直升機,因此他們不得不將太空攝影機從洛杉矶空運到波多黎各,然後直升飛機不得不加油作短暫的航行飛往海地。他們在安裝了太空攝像機的直升機上拍了四天,導演也在機上。與此同時,在巴拉奧納的攝制組其余成員准備在雅克梅勒地面上拍攝。太空攝影機鏡頭讓攝制組明白了眼下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進一步的拍攝工作應該采取什麽樣的途徑。
司令部軍事基地的部隊。美國南部司令部負責向海地政府提出請求。他們對攝制組的答複是:過來吧——盡管飛過來吧!我們的領空現在對所有人都開放。你們必須小心使用雷達、留意空中往返的飛機。你們必須用眼睛觀察。空中碰撞是真正令人揪心的事情……,直升機不得不經常飛進太子港去加油。

在一次飛往海地加油的途中,攝制組遇上了斯蒂芬•赫柯林,他是一位經曆過若幹次災難的災難管理自願者。憑個人的人格魅力,赫柯林多次免費搭上了攝制組飛往太子港的直升機。他“劫持”的記錄片的工作人員,這也是件幸運的事;後來他們為他拍攝了組織醫療後送的那一片段,而且赫柯林也成了本片的一個重要角色——這真是紀錄片現場紀實的一個典範。與此同時,攝制組並不滿足于從局外人的角度見證災難,而是將自己的直升機捐作空運地震災民之用,以便為赈災工作作出貢獻。